FBA送仓预约时间指的是海外仓通过亚马逊的承运人平台为其送往某个FBA仓库的一批货物所预约的一个具体时间日期。
FBA入仓窗口期是卖家创建每一个货件入库计划时,在亚马逊后台填写的货物预计送达到某个FBA仓库的日期范围,亚马逊官方规定这个日期范围为一周时间。
FBA送仓预约时间是承运人对亚马逊仓库的请求收货预约,是否能得到执行,关系到送仓预约货物能否物理上进入仓库。FBA入仓窗口期是卖家在后台对亚马逊的承诺,货件是否在窗口期入库,关系到卖家的账户绩效。
核心管理关系:海外仓的送仓预约时间必须在卖家设置的入仓窗口期之内。如果送仓预约时间不在窗口期的时段内,需要在亚马逊后台修改PO入仓窗口期。

亚马逊推行这一旨在提升自身规范性的政策,同时增加了卖家和承运人的操作难度和风险。
一对多关系,海外仓向FBA申请的每个送仓预约号,管理几十个卖家的上百份入仓PO,如何保证每份PO的入仓窗口期,都符合当前预约号的送仓时间,人工核对出错机率高。
预约一号难求,在销售旺季,热门FBA仓库的送货预约变得极其稀缺。有数据显示,2025年旺季期间,超过40%的美西FBA海运订单因预约延误导致入仓超时。现实倒逼海外仓不得不在货柜到港之前,就依装柜资料向亚马逊提前申请FBA送仓预约号。如何分析这些海量的货柜信息,考量每家海外仓运营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不匹配的拆柜方式,按亚马逊规定,海外仓必须用卖家的入仓PO申请FBA送仓预约号,这就要求海外仓拆柜时,必须按PO号和FBA箱号打托,方可实现出库的精准管理。而现实中大部份中小型海外仓拆柜分货,是按同一个FBA仓库地址混合打托。海外仓送货管理,如何解决这种不相匹配的矛盾?入仓窗口期如何配合FBA送仓预约时间进行调整?入仓窗口期修改后,如何保证海外仓、卖家、亚马逊承运人系统三者信息同步?

预约早于窗口期,卡车会被FBA仓库直接拒收,导致“跑空”,产生高额的卡车等待费、返仓费,并需要重新预约。
预约过晚于窗口期,货物无法按时送达,卖家会被记录为“未按时送达”。影响账户评级,甚至导致后续发货受到限制。
无法在窗口期内拿约,需要卖家立即在后台修改FBA入仓窗口期,以匹配新的、可预约到的送仓时间。

FBA入仓窗口期是亚马逊给卖家设定的“目标”,预约送仓时间是达成这个目标的“关键执行步骤”,而海外仓则是关键的执行者。两者紧密互动,才能保证货物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送仓。
卖家主动沟通,在创建FBA货件、获得入仓窗口期后,立即将此信息提供给合作的海外仓或货代。
卖家预留缓冲,在创建FBA货件时,可以策略性地将入仓窗口期的开始日期设置得比实际期望的日期稍晚几天,为预约留出弹性,这一操作方式在旺季时尤为重要。
卖家持续关注,密切留意亚马逊的配送中断(Delivery Interruption) 通知。如果亚马逊主动调整了你的入仓窗口期,务必第一时间通知海外仓调整相应的预约。
海外仓精细分拣,拆柜时尽量做到按亚马逊PO和FBA箱号分货打托,相近入仓窗口期的货物归类摆放,必须做到不同FBA仓库的货物,按柜号管理 ,建立清晰的货物标识,在海外仓存储区被彻底隔离。
海外仓统一调度,海外仓收回所有客户的派送预约权限,统一预约管理,这是解决“窗口期分散”的技术核心。按同一FBA仓库合并预约,将入仓窗口时间相近的货物组合在一起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将零散的多份订单整合为一个合理的派送批次。
海外仓合规操作,严格遵循预约信息,这是确保不被拒收的生命线。尽量做到一车一预约,如果一车装有多个预约号的货物,严格保证只送一个FBA仓库地址。货物与预约信息100%匹配,确保上车货物的入仓PO、箱数与在亚马逊后台创建的发货计划完全一致。准时送达,严格要求卡车司机关注预约时间(Appointment Time),提前或迟到都可能导致被拒或产生罚金。
完善的应急方案,即使计划周密,也可能因亚马逊系统更新、临时闭仓等原因出现意外。如果某批货物因预约问题被拒,卡车司机应立刻联系海外仓调整 入仓方案。如果FBA仓库拒收则返回海外仓暂存,查明原因后重新排约再次派送。
强大的海外仓提拆派(OWMS)系统支持,确认系统具备多客户、多FBA预约管理等功能,能自动化或半自动处理提前送仓预约、预约智能排货、入仓窗口期与预约时间匹配筛选、波次多量化配车这些复杂的调度逻辑。系统的强大支持,可以将混乱多变的市场需求,转化为一条高效、可控的跨境物流供应链。

没有相关评论...